宁夏回族源流及其民俗简介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6日讯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在商周时期,有古西戎族的鬼方、猃狁部落;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族义渠、乌氏和朐衍三个部落;至秦汉改由汉、匈奴和羌族所居。 自此以后虽然各少数民族不断更替,但汉族却一直定居下来。到魏
国家旅游地理2月6日讯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在商周时期,有古西戎族的鬼方、猃狁部落;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族义渠、乌氏和朐衍三个部落;至秦汉改由汉、匈奴和羌族所居。
自此以后虽然各少数民族不断更替,但汉族却一直定居下来。到魏晋南北朝时宁夏有汉、匈奴、鲜卑、羌、氐、羯、敕勒、柔然族等部族;隋唐变为突厥、敕勒、回纥、吐蕃、吐谷浑等部族。
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宁夏境内仍有相当数量的吐蕃和羌族人口。西夏(两宋)时期,党项族以宁夏北部为活动中心,前后达225年;南宋时期,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统治宁夏南部达100余年。此外宁夏境内还有契丹、鞑靼等族。元代,除蒙古族统治、汉族居多数外,回族开始入居宁夏。伊斯兰教也在这一地区逐渐流传。明代,宁夏发展成以汉、回和蒙古族为主的地方。清朝实现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大统一,在宁夏除汉、回、蒙古族居多数外,满族亦成为定居在这里人数稍多的又一个民族。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建国后的各民族交往,宁夏形成了以回、汉族为主体,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毛难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赫哲族等31个民族成分组成的自治区。其中回族人口179.7万,占33.9%,满族17883,东乡族3349,蒙古族420人,壮族2815人,土家族349人,朝鲜族341人,苗族306人,土族214人,锡伯族213人,藏族227人,侗族125人,维吾尔族161人。
回族风格建筑
宁夏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也有称作“回民”的。“回回”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回族的族源是两回事。“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的是“回鹘”,即维吾尔族。元代的汉文史书中,便把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西亚、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均统称为“回回”。这时“回回”的涵义是西亚、中亚和新疆的穆斯林了。历史上,蒙古文史料中的Sartqul一词,常用来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商人,即指“回回”。明代《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中,“回回”一词都被写作musulman(穆斯林)。迄今,在不同的地区,各民族语中对回族还有各自不同的称呼。如藏族称回族为kace,据说是因西藏的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克什米尔而得名。在有的蒙古族地区,蒙古族把回族称作为Hotun,据说那里的部分回族来自新疆和田(Hotan),Hotan在蒙古口语中因元音和谐的关系读成Hotun了。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把回族称作Tunggan-Tunggen,有人解释为由于新疆的回族来自潼关或“东甘”(甘肃东部)而得名,有的解释为Tunggan来自turupqalgan(留住下来的)。四川凉山的彝族多称回族为Maja(马家),因回族中马姓多而得名。云南佤、傣等少数民族称回族为Basi,Basi来自parsi、Farsi(波斯),是因为云南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波斯。各民族对回族的不同称呼,多少也反映出了回族的族源、职业及迁徙等情况。
回族源流
宁夏回族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上溯唐末。“丝绸之路”从西汉初辟始,就一直是连接欧亚陆路交往的交通大动脉,宁夏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地区。唐代盛世使丝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而当时同样强大且与唐接壤的大食国民、包括当地波斯人及已经改信伊斯兰的中亚各族穆斯林,在这支异常活跃的丝路商业大军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入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之后过黄河到靖远,越干盐池、西安州到今海原县城,穿苋麻河到黑城、三营固原城,而后过开城、瓦亭、三关口出宁夏境,又经甘肃东部进入陕西,最后到达唐京长安。其中也有部分人在宁境长期逗留,成为这里最先的一批回族先民。
元朝是西域回回人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宁夏有大量回回进入的发轫期。1227年蒙古军灭夏,签发大批“回回军”进驻其地,屯垦牧养,以资守御。
明代对回族所采取的怀柔政策,使回回民族族体稳定发展,人口迅速繁衍。明初,不断有大批“西域回回”归附,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等州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居点。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已有了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p#副标题#e#
回族习俗
宁夏回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回族,有着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其风俗习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除教义上规定的条款以及念经、礼拜、静修等宗教仪式外,伊斯兰教的许多礼仪都已转化为回族的风俗习惯。同时,由于回族散居各地,与各兄弟民族交叉居住,在历史上不断有其他民族的成员加入回族行列,这些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很自然的被带进回族之中,年长日久,逐渐演变为回族风俗习惯的一部分。
回族少女
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锈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语言:
回族在形成一个民族时,已通用汉语,但在他们使用的汉语中还夹杂有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和一些专为回族常用的特殊用语。例如“安拉”(真主)、“古兰”(古兰经)、顿亚“(世界)、“哈迪斯”(圣训)、“台克迪尔”(命运)、“法依代”(利益)、“加玛勒”(俊美)、“因散”(人类)等都是阿拉伯语;“阿斯曼”(天)、“多斯提”(朋友)、“杜什曼”(敌人)、“郭什”(肉,回族用来专指牛羊肉)、“班岱”(奴仆)、“耶克”(一)“杜”(二)等都是波斯语;“口到”(尝)、“拿散”(施舍)、“无常”(去世)、“教门”(虔诚)、“大净”(穆斯林的全身沐浴)、“小净”(穆斯林礼拜前需洗脸、手、足、及下部)等都是专为回族常用的一些汉语词。其中不少的阿拉伯语、波斯语词,可能是历史上回族先民的多种语言与汉语融合后仍保留在回族使用的汉语中语言残留现象。
回族长期以来使用汉文,在宗教活动上也使用阿拉伯文。过去在不识汉字的回族人中间,特别是阿訇们常使用阿拉伯文字母来拼写各自的汉语方言。这种记录汉语的阿拉伯文字母叫做“小儿锦”。它是一种早期的汉语拼音字母,也很有价值,是回族人民在汉语拼音方面的贡献。
饮食:
穆斯林严格恪守《古兰经》规定,禁食猪肉,禁酒,禁食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也不吃马、驴、骡、狗肉。伊斯兰教认为猪是不洁净的“秽物”,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卜卦)是“秽行”。普遍吃羊、牛、驼等食草类反刍的偶蹄动物。
清真菜谱是宁夏回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自治区首府银川的饭店餐馆50%以上是清真的。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不腻不膻的清真菜、清真食品,像手抓羊肉、清炖羊肉、清蒸羊肉、羊肉焖肚饭等等都是堪称脍灸人口、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馓子,是宁夏回族传统食品之一,其配料、制作都很讲究,宁夏的馓子股细条匀,不仅吃起来香酥可口,而且讲究造型美。
盖碗茶,是宁夏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盖碗,上有盖,下有托盘,碗口大底小,造型美观,轻巧玲珑。沏茶与配料也有讲究,有所谓“八味茶”、“十味茶”等不同的沏法。通常说的“八味茶”(也叫“八宝茶”),配料有:茶叶、白糖(或冰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饮用时将盖与碗轻轻错位,清香四溢,回味无穷。#p#副标题#e#
礼仪:
宁夏回族很讲究礼节,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色俩目”,向长辈问好,长辈也礼貌地向晚辈回“色俩目”问好。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份年龄入座,长者在前,晚辈在后,并不得在客人面前走动。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饼子、馍馍要用手掰开吃,不可囫囵啃咬或大口嚼咽。忌讳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向客人倒水、加菜时,要向内拨、倒,很忌讳反手向外拨倒。陪客吃饭也很讲究,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人由女主人陪同,晚辈不能陪客用饭。
回族婚礼
婚俗:
宁夏回族的婚俗别具特色,因居住在山川、城乡的不同,婚姻习俗也不尽一致。一般在农村,男女青年情投意合,愿结良缘,女方家人首先要到男方“看家道”,即看男方的条件和为人等情况,如各方面都满意,随即通过媒人回话。男方得到佳音后,很快与媒人一道带上见面礼到女方家说:“色俩目”,女方家长愉快接“色俩目”,表明正式同意两家联姻,女儿不再许与他人。此后,男方家便择吉日,送聘礼定婚。女方家也相应给未来的“女婿娃”准备好衣、帽、鞋等礼物。到了结婚这天,双方家里格外热闹。结婚仪式主要是,当天早晨首先请刚做完“晨礼”的阿訇和满拉到家里过“尔麦里”,表示对安拉的感恩。然后是由阿訇为新郎新娘念“尼卡哈”(用阿拉伯语念证婚词),并问新郎新娘是否愿结为夫妻。回答同意后,由阿訇当众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俩正式结为夫妻。”并且告诫一对新人要互敬互爱,白头到老,仪式结束后是热闹的“耍新郎”。有些地方还要将公婆耍闹一番,新郎的父母被蜂踊而至的青年人用早已准备好的墨汁或锅底黑灰,将脸涂黑,以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新婚之夜还要“闹洞房”。青年男女们别出心裁地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既不出格,又使人捧腹不已,热闹异常。三天以后新郎陪新娘“回门”,即回娘家。
丧葬:
主要是按伊斯兰教的习惯进行。人死亡称“无常”或“归真”忌用“死”字,把遗体称作“埋体”,称殡礼为“送埋体”,亡人的面容身体要美观清洁,埋体要经过修面、修胡须,理掉过长的头发,其他部位过长的毛发也要剪短或剃掉。还要修剪手指和脚趾甲,清除污垢。要用汤瓶浇水洗净埋体。
遗体要用白色布裹起来,裹布叫“克凡”。遗体要放在尸匣内,尸匣称“塔卜”。回族认为“亡人入土为安”,主张速葬、简葬。亡人在下葬前还要进行赎罪仪式,叫做“菲迪耶”。即象征性地舍散钱财,同时还要给前来送埋体的人散乜贴以求得真主对死者的赦免。在墓地要站“折那孜”,即举行祈祷仪式,送葬的人由伊玛目带领面向西为亡人进行祈祷,诵读《古兰经》的有关章节。
回族实行土葬,葬穴为长2米,宽1米深约2米的直坑,在直坑底部向西侧挖一洞(以平放遗体为限)。当埋体按照教规放入洞内后,再将洞门用土坯封住,并用黄土填满直坑,在上面筑起拱形土堆,作为标志。
节日:
宁夏回族同全国回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对“尔德·菲图尔”(阿拉伯语)的习惯称呼。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清晨起来,穆斯林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然后请阿訇为已故亲人走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
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音译,又称“尔德·艾祖哈”,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在伊斯兰历年的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也是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第三天。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它起源于先知伊卜拉欣的传说。伊卜拉欣受到安拉启示,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思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于是,伊卜拉欣将爱子伊思玛仪带到麦加城郊米纳山谷,准备宰杀爱子以表达诚意。此时,安拉派来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羯羊代替伊思玛仪牺牲。从此古尔邦节宰牲便成了穆斯林的传统庆典。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牲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
圣纪节: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圣人的生辰和忌日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所以统称“圣纪”。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炸油香、馓子,然后到清真寺听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圣的嘉言懿行和功绩。之后,穆斯林在清真寺内聚餐。回族穆斯林举行圣纪的日子并不统一,一般在3月12日穆圣的诞生和逝世日,也可以在3月内任何一天。圣纪节是回族穆斯林每年一次规模浩大的庆典。#p#副标题#e#
回族体育
清代乾隆皇帝曾说:“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解放前,由于社会不安定,宁夏回族人民为了健身自卫,学拳练武的人比较普遍。民间有一句谚语说:“学得一身武,走遍天下无人堵。历史上回族习武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用它来保护自己。在清末民初年间,西吉出现了威振纲、陈保富两位弛名西北的拳师。
人们说:“威振纲的链枷棍神仙难躲,陈保富的鬼头刀万夫莫当”。流传于吴忠、灵武一带民间的有张家枪、何家棍、马家软功和固原等地的“回回十八肘”等。另外,六合拳、梅花棍、母子棍、链枷棍、三尺鞭、花剑、十路弹腿等也广为流传。银川的马鸿、海原县的马振武、西吉县的于子祥、固原的居奎等,在民国时期颇有声威。
建国后,老拳师们有了真正用武之地,为宁夏回族的体育事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57年在甘肃省武威举行的武术观摩表演中,马鸿、马振武均获三等奖。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中蒋鸿燕获表演二等奖。1964年在山东省举行的第三届全运会上,王新武荣获太极拳第一名。现已80多岁高龄的马振武,在1979年和1980年,在广西南宁和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会上,他的“罗汉拳”分别荣获表演一等奖和优胜奖。
1984年10月到1985年2月,宁夏开展了武术普查和挖掘整理工作,给一些老拳师录了像,挖掘抢救了80岁以上的老拳师掌握的具有回族特色的稀世拳种。在这次挖掘中,90岁高龄的于子祥老阿訇和89岁的回族老拳师居奎把自己的穆斯林八卦太极拳、鱼尾剑、回回十八肘和穆圣拳、穆林拳全部贡献了出来。这些拳大都有“都哇依式”、“汤瓶式”等穆斯林生活习惯特点。
木球运动是回族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是由农村青少年放牧时的“打篮子”、“赶毛球”演变而来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正式列为表演项目。1990年宁夏还举办了全国八省区木球邀请赛。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木球正式列入比赛项目。近十年来,自治区曾多次举办过木球单项运动会,两地两市都曾组建过木球运动队。
方棋也是深受回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在南部山区各县农村尤为盛行。此棋下法极为方便,下棋者捡来小砖瓦块、石块或干羊粪作棋子,在田埂地头或墙角房檐下一蹲,在地下画一横7行竖8行的长方形“棋盘”即可开赛。棋盘中共有56个交叉点,棋子各28粒。交战双方轮流布子,布局完成后,便轮流行棋对奕。在行棋中,某方如能走成、4枚棋子彼此相连的正方形(称作“成方”)即可“吃掉”对方任何一个能破坏“成方”的棋子,直到分出胜负。从1984年起,固原地区就曾举行过3次方棋比赛。近年来,经过自治区及各市县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已研制出了方棋比赛规则。在1991年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终于使这一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登上了大雅之堂。
踏脚是流行在南部山区尤其是泾源县的一项回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青年小伙子们两至三个为一方(或者更多一些),展开1对1、2对2、3对3,甚至更多的踏脚比赛,各方以从身后或侧身蹬腿或踢脚的方式,向对方进攻。如果被对方蹬倒或招架不住而退场,便被认定失利。经过多年挖掘整理,这项回族民间体育活动已有了比赛规则,并在自治区1991年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被正式列为表演项目,同时也被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列为表演项目,在这次运动会上宁夏代表队的踏脚表演荣获一等获。
拔腰是农村回族青年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青年农民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或场园进行拔腰活动。比赛时,俩人侧身弯腰搂抱对方腰部,并使劲将对方抱起,如果有一方将对方的两脚拔离地面,则为获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