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淅川丹江移民丰碑建设者周成保 在南阳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座谈会上的发言
淅川丹江移民丰碑建设者周成保 在南阳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尚廷文会长,各位教育基地的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淅川县的周成保,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和丹江移民丰碑慈善文化基地,一八年至今的运行情况。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始建于2011年11月, 2018年7月被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称号,编号第003。
虽然已经过去了3年多时间,可在咱们的医圣祠、在万世医宗的牌匾前,我从李建宇会长手中接过慈善文化教育基地铜牌的情景,仍然就在眼前。
我记得那天,移民民俗博物馆和刘海燕馆长负责的医圣祠博物馆一起授的牌,他的医圣祠博物馆是002号,淅川丹江的移民民俗博物馆是003号。
很幸运,今年的5月12号,习总书记走进了医圣祠,详细情况刚才(一会)医圣祠的同志已经在会上介绍了,我就不在这里多说。
现在想来,在医圣祠授牌这件事,使我在内心又增加了一份荣耀和自豪。
虽说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离市区比较远、规模也不大,但慈善总会的领导把这样的荣誉给了我们,当年选择在南阳医圣祠这样一个太有意义的授牌地点和仪式,我和我的同事在昨天来参会的路上说到此处,都有很深的感情在里面。感恩、感谢慈善总会领导的信任,感恩、感谢各位教育慈善文化基地的同仁们一直的支持与帮助。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位于河南第一移民村——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2009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早日通水,16.59万丹江儿女远迁他乡。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搬迁中产生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它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起成为河南人民在新时期、新阶段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的良好载体。
为了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10年在爱心媒体人的倡导下,我们联合淅川、南阳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朋友和文化人士在丹江岸边的鱼关村旧址上修建鱼关村移民纪念亭(碑)、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建筑珍藏丹江移民图片20000余幅、书籍1200余类、媒体报道7000篇、纪实视频20000分钟、民俗实物2600余件。
2014年10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凡人丰碑”为题,报道了鱼关移民纪念碑的故事和丹江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
受此鼓舞,我又在鱼关建起由56座花岗岩石碑组成的移民丰碑,淅川县大自然文化旅游公司决心自筹资金建设南水北调“移民丰碑”项目。项目位于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总投资1692.84万元,占地1.2万㎡,由56块大理石碑组成移民丰碑群。主碑1座高8米,上书“移民丰碑”, 52座副碑上錾刻淅川10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共16.59万名移民的名字,在入口处立碑记石1块錾刻《南水北调移民丰碑记》,立“移民干部丰碑”两座錾刻移民迁安工作先进个人名单。56块副碑相继落地,占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镌刻着淅川1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共16.5万名移民的名字、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的56座大理石碑,按照搬迁乡镇在丹江库区的位置排列,巍然屹立在丹江之滨。著名作家周同宾先生和淅川友人为“移民丰碑”合写的碑记中写道:悠悠我心,日月可鉴,高天厚地,载我精神。移民不朽,移民精神永存。青山青青,碧水长流。
以博物馆和丰碑为阵地,面向社会作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发掘传承、移民精神教育培训、移民文艺作品创作、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以及丹江山水文化、楚国民俗文化、当地红色革命文化创新等公共文化和社会实践服务。
博物馆和丰碑的建立,得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及省市领导及全国人大代表廖华歌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被授予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移民教育培训基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理工、南阳师院等院校教育实践基地称号,被中共淅川县委党校、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命名为现场教学点。当然还有咱们的慈善文化教育基地。
为做好移民精神弘扬和慈善文化教育工作,从2018年初起,博物馆配套了标准化教室、学员宿舍、大小餐厅等配套服务,满足各类教育培训服务。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我馆是我县乃至全市开展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培训最多的博物馆(实践基地),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的示范性意义。
为做好教育服务工作,2019年,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立足本土历史人文、打造了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纪念馆:
通过丹潮涌动、红色旗帜、反动势力、抗日救亡、英雄儿女等展览内容,配以大刀、土枪、地雷、书籍、桌椅等历史文物,再现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淅川群众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纪念馆加上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的双馆打造,在全市乃至省内呈现出了意义重大、特色鲜明的范本,双馆配套打造是功能更加完备的教育基地。
为提升教育讲师和服务人员的素质,博物馆选择学历高、年轻、有热情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教育活动指导师、教学指导师等进修。现在博物馆可针对不同主题、不同年龄段、不用教育要求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当然,在博物馆、在丰碑群、在教育基地,除了讲移民故事、讲奉献服务之外,我们说的最多、做的最多的还是与“忠诚担当 大爱报国”一脉相承的慈善文化、公益事业。移民精神最核心内涵就是舍小家为国家、大爱奉献,它本身就是慈善文化最好的表达形式之一。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主席来到丹江、走进移民村、走进移民中间,这给了我们无尽的鼓舞。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邹庄移民村,他深情的对移民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
2022年,我们博物馆计划再筹集一部分社会资金,建设一座移民大剧院,把有关移民的歌曲、话剧、戏曲、电视、电影等文化形式在这里集中展现,更会争取把习总书记走进移民中间的场景再现给大家。让去过博物馆的人都记得讲奉献、爱慈善,都知道习主席说过吃水不忘掘井人,都记得习主席是移民最亲的人。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欢迎各位同仁和社会各界朋友,移民老乡们莅临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做客,参观指导。”
责任编辑:李雨恒
文章来源:http://news.www.pgacentral.com/dyzd/2021/1031/254047.shtml